來源:廊坊文明網
道德講堂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每一場活動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感動之余,留給人的是對道德的思考。
“道德”二字源自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重在傳承;德,貴在堅持。
中華民族有著崇德向善的悠久傳統,沒有高尚的道德就沒有優質的經濟,沒有道德的追求就不會有先進的文化,社會前進的腳步始終呼喚道德力量的支撐,而且這種需要愈加強烈。
“你是有一個道德的人嗎?”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不是圣賢,或許做不到“三省”,但是每天靜下來,捫心自問還是應該能做到的。我們都是平凡的人,生活的繁瑣與疲憊讓我們對那些小事失去耐心與期待,變得習慣甚至麻木,但是每一顆心都有最柔軟的角落,最易被觸動,只要我們愿意用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時時刻刻,把道德銘刻在心間,貫徹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著手,從細節開始,珍惜每一個善念,付諸每一個善舉。
道德就像一道細微的光,不能立刻普照人間,綻放光彩,但是積少成多,就會成為指路的明燈,驅除黑暗,引導方向。崇德向善從來不需要轟轟烈烈,只有點點滴滴地積累才能匯集成最美的光。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如果人人能夠自省自律,積小善而成大德,道德建設必將真正實現,精神文明定會花開遍地。請記得,道德是一盞燈,照亮前行的路,無論走多遠,都要記得讓道德這盞燈相伴相隨。(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