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科 白珺丹 發布日期:2009年1月1日
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我院感染病科在臨床工作、醫療安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求真務實,努力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去年醫療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礎上,再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今年以來,感染病科在徐光華主任的帶領下,改善服務態度,保證醫療質量,認真學習全院工作精神,積極配合各種服務活動。科室人員分工到位,各司其職,遇到問題立即處理,確保了全年無糾紛事故。首先,在醫療安全方面創新服務措施,改建管理制度。早在2008年初,科室就樹立起“省內爭位”的全新理念,許多醫護人員積極參加2008首屆派羅欣杯“奪銀摘金”全國干擾素治療論壇暨派羅欣臨床優秀病例全國評選大賽,取得了優秀成績。另外,在保障醫療安全和服務到位的前提下建章立制。科室認真落實三級查房制度,有創造性地制定了醫生、護理六大量化指標和實驗室量化指標,其中醫生六大量化指標包括一線床費、門診人次、實驗室設備使用開單折合數、B超室開單折合數和收住院人數六項指標,護士六大量化指標包括靜脈輸液、測生命體征、抽靜脈血、接待住院病人、上大夜班、導尿灌腸六項內容。一系列管理方式和評估指標的應用,極大改善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醫療水平,保障了醫療安全,杜絕了醫療糾紛。尤其是其特色的量化公式計算,在小范圍內進行評比,有效施行獎懲措施,使科室形成了你追我趕、互幫互學的良性競爭局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經濟效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4%;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化學發光方法檢測肝纖維化指標、Fibrosis Scan 非創肝纖維化診斷儀、HBV耐藥位點檢測和乙、丙肝基因分型檢測等實驗室儲備項目的后續引進,將會進一步完善檢測設備,促進其醫療診斷水平的快速提高。
此外,該科人員積極參與教改,其中以徐光華主任參編案例版《傳染病學》最具影響力,該書系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 劃教材,也是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