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ICU病房 發布日期:2009年8月6日
七月初,中心ICU突然病人多、病情重,全科人員在袁清霞主任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克服諸多困難,各項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醫生、護士放棄了休息時間,連續性加班,以科室為家。在ICU,晚上沒有空調,而且全封閉式的結構密不透風,他們常常汗流浹背,但他們沒有怨言、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在奉獻著愛心,使一個個危重病人轉危為安,順利度過了危險期,治愈出院或轉入各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其間還診斷了像僵人綜合征這樣極為罕見的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心ICU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在這里的病人和家屬心中最清楚,他們總結了中心ICU有以下風格:
風格一:先進。中心ICU集中了醫院最先進的監護、搶救設備,可對危重病人生命功能進行連續、定量、動態和及時的監測,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早期診斷;中心ICU擁有一批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具有先進的診療手段,能與各專科協同診治,體現了醫院現代管理模式所帶來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風格二:快。高效、反應快是中心ICU留給病人和家屬的主要印象。在病人到來之前,一切監護、急救設備都都已準備就緒,醫務人員整裝待發,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緊急狀況。見得最多的是:新病人一到,四五個護士一擁而上,瞬間完成搬運、吸氧、安裝心電監控儀,嫻熟有效,沒有任何一個多余動作。醫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制訂出最為快捷有效的治療方案,一切以病人、病情為中心,他們在和時間賽跑,從死神手里搶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風格三:負責。中心ICU的床位不多,但醫生和護士對每一個病人都認真負責、盡可能地把工作做得細致周到。護士的座位一字排開,正對著這些床位,這些年輕的天使們時刻不停地在守候著病床上躺著的那一個個羸弱的生命。醫護人員,用自已的全部心力,關注著他們。
風格四:親切感。醫生把重癥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準確地告訴病人家屬,盡力挽救生命;對無法逆轉的垂危病人做好臨終關懷,碰到無法挽救的死亡病例,醫護人員全力做好安撫工作。中心ICU的護士經常給病人剪指甲、洗發、擦洗身體,甚至手掏大便,他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對待每一位病人。
風格五:作風正。在中心ICU,經常會有一些家屬看到病人的情況一天天好轉,逐漸脫離危險,出于感激,給醫生送“紅包”,但沒有一個醫生會收,他們會把紅包退回去,并且用平易感人的言語說:你們治療花了不少錢,這個留著繼續治療吧!病人家屬常常會被感動地熱淚常流。
這就是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中心ICU病房,它是起死回生房,它是精神撫慰室,它是溫暖親情屋,它是重癥患者最放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