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綜合宣傳組 王芳 發布日期:2009年8月8日
7月28日,一封一米多長的大紅感謝信張貼在了我院新門診大樓的門口,鮮艷的紙張和優美真摯的語言,引得很多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這是一位患者寫給消化內科全體醫護人員的一封感謝信,那些樸實真摯的言語,除了讓我們領略到患者對醫務人員無盡的感激外,還深深體味到他們對醫務人員辛勤工作的理解和認同。筆者走近消化內科二病區有幸采訪到了寫感謝信的患者家屬。他向筆者回憶起了老伴住院期間的一幕幕感人故事。
2月25日,74歲的患者因確診為壺腹部癌來到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當時接待患者的是消化內科二病區的主治醫師馬鵬大夫。入院時,全身發黃,并發化膿性膽管炎,疼痛難忍,23天滴水未進,病情極度危重。壺腹部癌是指膽總管末端壺腹部和十二脂腸乳頭的癌腫,在臨床上與胰頭癌有很多共同點,故統稱它們為壺腹周圍癌。該病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病情發展快,愈后極差,多數到醫院來已是晚期,生存率不足5%。由于該患者年齡大,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手術難度很大。即使這樣,消化內科二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并沒有放棄對該患者的治療,并且在科室主任的帶領下,多次進行病例討論,邀請院內院外著名專家會診,制定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之后馮義朝、屈彩云、戴光榮幾位主任每天都會來到患者床前詢問病情,指導治療,年輕的主管大夫馬鵬同志,更是刻苦鉆研,反復研究,像安放支架、做胃鏡他都親自操作,以便了解患者的第一手資料,更好的為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患者年齡大,體瘦血管細微,打針找血管很難,護士們就克服困難,每次都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患者家屬還告訴我們,有一次老伴由于胃潰瘍吐了幾口血,一下驚動了全科上下,主治大夫查找病因,親自做胃鏡,研究治療方案,幾位護士長和護士更是跑前忙后,在大家關心照料下,短短五、六天,老伴的胃病就得到了控制。正是由于消化內科全體醫護人員精心的治療,熱情的照顧,患者的病情一天天的好轉起來,血壓穩定了,血糖不高了,腫塊一天天的變小了,現在患者也可以吃飯,也能下地走路,病人及家屬非常地高興。
天下事必做于細。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卻不見得人人真正做得到、做得好、做得實,但消化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做到了,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他們干的都是平凡的事,但他們都有一顆圣潔的心,做的是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