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教學部 劉銘桃 李元霞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5日
4月1日和4月8日下午,延安大學教師發展中心為我院舉辦兩期“Deepseek賦能教學科研”專題培訓,160余名教研室主任、教學主任、教學秘書及各教學骨干參加講座。本次培訓旨在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為醫院教學科研創新注入新動能。
會議伊始,延安大學黨委教師工作副部長、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曉峰同志致辭,他強調,希望扎根革命圣地的醫教工作者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在AI助教、科研分析等領域大膽探索,以跨界思維融合人文社科與AI技術,精進工匠精神,把培訓成果轉變成課堂教學的生動實踐,科研創新的突破成果,共同譜寫延安大學“智能+教育”新篇章。
李紅梅副院長全程主持本次活動,她首先對延安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對我院教學工作的高度認可、鼎力支持與精心培訓致以誠摯謝意!并著重指出,作為大學附屬醫院,教學與科研是醫院義不容辭的責任。并對主講嘉賓進行了詳細介紹。
主講嘉賓由延安大學教師發展中心牛永浩、張永芳、王璐三位教授及卜姣老師擔任,內容覆蓋AI大模型功能解析、智能教學工具實操及教學科研全流程優化三大模塊。首期培訓中,張永芳副教授則聚焦大模型介紹與功能演示,提示詞設計與AI更好溝通,AI技術助力教學與科研等方面,介紹如何精準設計指令以提升AI輔助教學效能。牛永浩副教授通過國內外“AI+文獻檢索管理”案例演示,展示了大模型在文獻檢索、文獻管理、文獻閱讀、閱讀筆記、論文撰寫期刊投遞中的效率優勢。第二期培訓中,王璐教授圍繞認識與實操搭建,知識圖譜課程,如何使用AI助教輔助課程內外教學活動展開詳細介紹和講解,探索AI驅動的個性化教學資源開發路徑;卜姣老師現場指導如何在超星平臺建立智慧課堂的實踐操作,利用智慧課堂實現智慧教學、數字化教學,整合教學資源,建立知識圖譜。
參訓人員反響熱烈,實踐轉化初見成效,培訓幫助教師破解了“AI工具多但不會用”“科研數據雜但難整合”等現實困境。此次培訓為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在醫學教育數字化教學中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將持續深化合作,通過AI技術賦能,推動臨床教學向“精準化、個性化、智能化”方向升級,為培養新時代醫學創新人才提供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