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期間,毛主席接見陜北行署黨委副書記李景贏同志,詢問了中央離開后,陜北人民的生活、生產情況。毛主席得知由于戰爭創傷,延安經濟還未恢復,人民生活極度困難,特別是缺醫少藥問題尤為突出,同周總理商量,決定給延安贈送一批藥品器械,盡快建立一所醫院;中央衛生部按照指示,將原準備在北京籌建醫院的160箱藥品器械無償捐贈給延安,由北京運到山西臨汾,然后陜北行署派人用駱駝運回延安。1950年4月11日,在時任西北局書記習仲勛等領導同志的關懷下,在原西北局舊址籌建了“延安人民醫院”。成立之初全院共有工作人員51人,運行經費僅為兩千擔小米,在延安行署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的號召下,醫院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開始了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
通過70年的努力,醫院不斷發展壯大,先后更名為“延安地區人民醫院”、“延安市人民醫院”,1998年隨著高校體制改革,整建制劃歸延安大學管理,更名為“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目前,我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6.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27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900張,現有職工3533名,其中高級職稱666名,博士研究生16名,碩士研究生308名,有市級、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3名;獲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國家胸痛中心認證單位” 、“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示范單位”、“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 ”、“國家消化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篩查網絡協作中心”、“全國肝膽病規范診療示范基地 ”、“全國脂肪肝規范診療中心”、“國家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西京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單位;2020年獲批“全國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級科研項目60項;現有胃腸疾病、腦血管外科疾病、慢性肝臟疾病、眼科疾病、兒童內科疾病等5個陜西臨床醫學分中心;心血管內科和骨科獲批省級重點專科,感染病科為省級優勢專科;設有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3個;2018年通過國家衛健委呼吸與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認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醫學研究平臺8個,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設立于2017年3月,2019年9月機構進行重新優化,更名為藥物/醫療器械(試劑)臨床試驗機構。2017年至2019年間,承擔藥物臨床試驗IV期研究的專業有皮膚科、兒科、腎內科、消化科、中醫科;自2017年以來,我院醫護人員積極參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舉辦的GCP網絡培訓200余人。機構辦人員進行院內GCP培訓100余人次。各個專業組的研究者積極參與國內GCP相關會議。醫院GCP建設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醫院于2020年5月在“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備案5個專業(內分泌代謝科、腫瘤科、心內科、B超診斷科、檢驗科),并于2020年8月通過陜西省國家藥品管理局專家現場檢查工作。機構設有GCP檔案室、GCP藥柜,專用辦公區、會議室及相關設施設備。
臨床試驗是轉化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可以將基礎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將科學轉化為醫療進步,醫院積極參與臨床研究,有效的提高了知名度。對于科研水平的提升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