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學
(105123)
一、專業領域簡介
放射影像學是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主要涵蓋:普通放射學(radiology)、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核醫學(nuclear medicine)及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等。是一門通過醫學影像設備與相應技術,完成或輔助完成疾病的定位、定量、定性及分期診斷,為臨床治療方案確定或治療效果評估提供依據的應用科學。臨床教育實踐主基地為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擁有完備的影像設備、專業的師資隊伍。學科帶頭人郭佑民教授系中華放射學會常委、兩任心胸學組組長,陜西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
目前導師3人。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6人。博士1人。
近五年來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廳局級項目5項。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臨床科學研究方向。(1)重大疾病的放射學基礎與臨床方向包括:神經放射學、胸部放射學、腹部放射學和骨肌放射學等研究;(2)放射學技術與人工智能應用方向包括:放射學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3)腫瘤與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療。本專業依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放射專業基地、延安大學醫學院實驗中心、延安大學醫學模擬中心等平臺,臨床教學科研設施先進,教學科研條件良好,圖書館現藏書120多萬冊,中外文報刊資料3800余種,滿足研究生培養訓練要求。
我校從2015年開始招生醫學影像與核醫學專業研究生。生源來自全國各地,執業醫師首次通過率100%,國家住、規、培結業考試首次通過率100%,應屆畢業生就業率100%。就業單位包括西安,成都等省會城市的公立中三甲醫院,如:唐都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等;也有到大型影像設備生產企業,如:西門子公司從事影像相關研究與培訓工作。放射影像學科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對本專業高端人材的需求不斷增加,畢業生未來就業前景持續看好。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延安精神特質(信念堅定、求真務實、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善于創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醫學高端人才,具有開拓創新及團隊協作精神,具有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愿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臨床醫學事業獻身,能夠從事本專業及相關學科領域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紀守法,品德端正,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服從國家需要,為社會發展與建設服務。具有嚴謹的治學精神,工作態度積極,生活習慣與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畢業后的持續發展力。
2.系統掌握放射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規范化診斷與鑒別診斷,以及部分疑難疾病診斷方法與思路;熟悉主要放射影像設備的成像原理,質控要求和操作規范。熟練使用PACS并完成工作流程,圖像后處理與數據管理能力,具備獨立承擔本專業臨床工作的能力。
3.精通一門外語,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具備醫療、教學和科研等綜合能力發展能力。
4.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能力,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備追蹤國內外影像前沿技術、最新研究狀況及判斷發展趨勢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學位類別(領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重大疾病的放射學基礎與臨床
2. 放射學技術與人工智能應用
3. 腫瘤與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療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生學制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不超過5年。包括基礎課程學習為0.5年,臨床實踐、臨床課程及課題研究2.5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培醫師)具有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的雙重身份,接受學校、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共同管理。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專業實踐環節 |
體育教育 環節 |
美育教育 環節 |
勞動教育 環節 |
39 |
18 |
18 |
1 |
1 |
1 |
六、課程設置與培養環節
1、課程設置:研究生開設課程18學時為1學分,包括:學位公共課5學分、學位基礎課5學分、專業必修課5學分、選修課3學分、專業實踐(住培輪轉)18學分,體育教育、美育教育、勞動教育各1學分,總學分39學分。修滿39學分,完成住培輪轉33月,取得執業醫師證書,通過國家住培結業考試及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方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未通過住培結業考試,只發放畢業證書,畢業后3年內通住培考試,可取得碩士學位證書。
2、培養環節:
新生入校后進入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住培基地)等臨床實踐基地,嚴格按照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及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放射影像專業基地培訓方案實施。
第一學期完成學位課中公共課、基礎課學習。
第二至四學期完成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學習。
第三學期完成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
第四學期完成中期考核。
第五學期畢業論文初審。
第六學期完成畢業論文答辯。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采取周末、假期授課方式。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方式 |
開課學院 |
備注 |
公共課 ( 5學分) |
1071911 |
英語1 |
36 |
2 |
1 |
考試 |
外語 學院 |
|
1071913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考試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1071914 |
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與延安精神 |
18 |
1 |
1 |
考查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基礎課 (5學分) |
07100603 |
醫學統計學 |
36 |
2 |
1 |
考試 |
醫學院 |
|
10510141 |
醫學信息檢索 |
18 |
1 |
1 |
考試 |
醫學院 |
10510142 |
醫學科研設計 |
36 |
2 |
1 |
考試 |
醫學院 |
專業必修課 (5學分) |
10512301 |
臨床影像診斷學 |
36 |
2 |
2 |
考試 |
住培基地 |
|
10512302 |
影像學診斷基本征象 |
36 |
2 |
3 |
考試 |
住培基地 |
10512303 |
影像診斷思維導圖 |
18 |
1 |
4 |
考試 |
住培基地 |
選修課(3學分) |
10510146 |
影像診斷學進展 |
36 |
2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7 |
醫學倫理學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8 |
醫保政策解讀 臨床思維培養 |
18 |
1 |
2 |
考查 考查 |
住培基地 |
10510149 |
醫患溝通 醫學法律法規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體美勞教育環節 (3學分) |
1071918 |
體美勞教育 |
54 |
3 |
1-5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實踐課 (18學分) |
1071909 |
臨床專業實踐 |
33月 |
18 |
1-6 |
過程考查結業考試 |
住培基地 |
|
七、必修實踐
1.專業實踐:(18學分)
嚴格按照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要求在住培基地進行33個月輪轉。放射影像學住培基地根據國家放射醫學住培標準采用兩輪法進行輪轉,具體安排依照放射影像專業組設置,分別為心胸組,神經組,骨肌組,腹盆組,介入組、超聲組及核醫學組,每組兩輪。進出組均需有入組教育和出組考核。學生在組內均需完成相應的工作量和技能實踐培訓。參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要求進行。在第二輪專業實踐過程中,學生需同時接受技術組相關操作技能培訓。
學生的專業實踐成果包括影像報告書寫,教學讀片與實踐技能考核。同時做好入科教育、小講課、病例討論,并完成住培輪轉手冊。第1-3年須取得國家執業醫師合格證書,完成校內研究生教育學業、住培輪轉各項任務及考核,并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可獲研究生畢業證書。
住培結束時需參加國家、省住培結業理論及技能考核,考試合格且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方可獲得研究生碩士學位證書。
2.體育活動(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由學校、醫院,或者住培基地組織的體育活動,活動每月至少2次,并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
3.美育活動(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須參加由學校、醫院,或者住培基地組織的有關音樂、美術、書法、文學等各種相關的活動,活動每學期至少2次,由活動組織者負責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
4.勞動教育(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由學校、醫院,或者住培基地組織的各種勞動,每學期至少2次,由活動組織者負責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專業實踐安排于本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放射影像專業基地,進入基地進行專業實踐時間為33個月,時間從進校起至第六學期期中。
八、學位論文環節
1.開題報告及答辯
開題報告一般在第三學期完成,開題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碩士生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論文的選題直接關系到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要求碩士生在廣泛查閱文獻和調研的基礎上,熟悉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前沿,明確研究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學位論文題目。
開題報告在影像學科內公開組織評審,或者由附屬醫院/教學醫院研究生管理部門組織全院集體開題,集體開題時可邀請統計學專家、外聘專家等進行指導,評審通過后填寫《延安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即可進入學位論文的研究階段。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應在第四學期完成。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評總結、課程學習情況審核以及導師組對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現、學習和科研能力的評定。
重點是對課題研究進展、實驗結果及存在問題給予指導及督導,并給出考核意見。住培考核由本專業住培基地導師組統一組織考核。
3.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1)學位論文按照《延安大學學位論文規范》要求執行。學位論文應達到數據詳實、可靠,分析合理恰當、結論完整,寫作規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2)定期檢查學位論文的進展情況
研究生應定期向導師及導師組匯報學位論文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學位論文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課題得以順利進行。
(3)學位論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應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3個月,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或者本專業研究生指導教師小組組織地學位論文預答辯工作。預答辯委員會成員須對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4)碩士生在規定修業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考核成績合格,修滿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條件,準予畢業。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以及《延安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達到碩士學位授予標準,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