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學
(105113)
一、專業領域簡介
骨科學是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主要研究骨科相關疾病及運動系統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疾病診治及預防等的科學。骨科學為專業學位碩士點。主要研究方向為: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外科、運動系統疾病。臨床教育實踐主基地為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協作基地有: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空軍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等,均為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骨科專業基地。
目前有碩士生導師23人,主任醫師21人,副主任醫師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7人。
近五年來學科團隊主持國家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廳局級項目16項,獲陜西省科技進步獎5項。
我校骨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從2009年開始招錄,目前已經畢業研究生56位,在校42位,生源來自全國各地,執業醫師首次通過率100%。2015年開始國家住培結業考試首次通過率均為100%。我校骨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就業范圍廣,應屆畢業生就業率100%,主要就業于省內大學附屬醫院或其他三級甲等醫院,甚至輻射全國各地,比如: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咸陽市中心醫院、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榆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等。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延安精神特質(信念堅定、求真務實、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善于創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醫學人才,具有開拓創新及團隊協作精神,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愿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臨床醫學事業獻身,能夠從事本專業及相關學科領域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獻身科學,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系統掌握骨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診治及骨折骨病術后保健康復等相關工作。掌握脊柱、關節退行性疾病、創傷急救,各類骨折與運動系統損傷性疾病的診治、管理、最新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及思維能力,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達到高年資住院醫師的臨床工作水平,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或獨立承擔本專業臨床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勝任力。
3.能結合臨床實際,學習并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
4.精通一門外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輔助科研工作,能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并進行計算機圖像處理。
5.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能力,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態度。
6.培養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脊柱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2. 關節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3. 創傷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4. 運動系統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隨著骨科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將逐步增加新的專業方向,如修復與重建外科、顯微骨科、微創骨科等。
四、 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 3 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具有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的雙重身份,接受學校、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共同管理。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專業實踐環節 |
體育教育 環節 |
美育教育 環節 |
勞動教育 環節 |
39 |
18 |
18 |
1 |
1 |
1 |
六、課程設置及培養環節
1、課程設置:研究生開設課程18學時為1學分。包括:學位公共課5學分、學位基礎課5學分、專業必修課5學分、選修課3學分、專業實踐(住培輪轉)18學分,體育教育、美育教育、勞動教育各1學分,總學分39學分。修滿39學分,完成住培輪轉33月,取得執業醫師證書,通過國家住培結業考試及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方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未通過住培結業考試,只發放畢業證書,畢業后3年內通過住培考試,可取得碩士學位證書。
2、培養環節:
新生入校后進入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住培基地)等臨床實踐基地,嚴格按照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及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骨科專業基地培訓方案實施。第一學期完成學位課中公共課、基礎課學習;第二學期完成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學習。第三學期完成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第四學期完成中期考核,第五學期畢業論文初審,第六學期完成畢業論文答辯。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方式 (考試/考查) |
開課學院 |
備注 |
公共課 ( 5學分) |
1071911 |
英語1 |
36 |
2 |
1 |
考試 |
外語 學院 |
|
1071913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考試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1071914 |
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與延安精神 |
18 |
1 |
1 |
考查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基礎課 (5學分) |
07100603 |
醫學統計學 |
36 |
2 |
1 |
考試 |
醫學院 |
|
10510141 |
醫學信息檢索 |
18 |
1 |
1 |
考試 |
醫學院 |
10510142 |
醫學科研設計 |
36 |
2 |
1 |
考試 |
醫學院 |
專業必修課 (5學分) |
專業 |
10511301 |
骨外科學 |
36 |
2 |
2 |
考試 |
住培基地 |
|
專業 |
10510204 |
醫學前沿講座 |
36 |
2 |
2 |
考試 |
住培基地 |
專業一 |
10511302 |
脊柱 外科疾病 |
18 |
1 |
2 |
考試 |
住培基地 |
專業二 |
10511303 |
關節外科疾病 |
考試 |
住培基地 |
專業三 |
10511304 |
創傷骨科疾病 |
考試 |
住培基地 |
專業四 |
10511305 |
運動系統疾病 |
考試 |
住培基地 |
選修課(3學分) |
10510146 |
影像診斷學進展 |
36 |
2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7 |
醫學倫理學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8 |
醫保政策解讀 臨床思維培養 |
18 |
1 |
2 |
考查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9 |
醫患溝通 醫學法律法規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體美勞教育環節 (3學分) |
1071918 |
體美勞教育 |
54 |
3 |
1-5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實踐課 (18學分) |
1071909 |
臨床專業實踐 |
33月 |
18 |
1-6 |
過程考查結業考試 |
住培基地 |
|
七、專業實踐
1.專業實踐:(18學分)
嚴格按照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要求在住培基地進行33個月輪轉。骨科學住培基地根據國家骨科學住培標準安排輪轉,輪轉期間基地及科室做好入科教育、小講課、病例討論、出科考核、病歷書寫等教學工作,并完成住培輪轉手冊。第1-3年須取得國家執業醫師合格證書,完成校內研究生教育學業、住培輪轉各項任務及考核,并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可獲研究生畢業證書。住培結束時需參加國家、省住培結業理論及技能考核,考試合格且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方可獲得研究生碩士學位證書。
2.體育活動(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由住培基地骨科學專業基地定期組織的體育活動,活動每月至少2次,并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
3.美育活動(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由住培基地或專業基地組織的有關音樂、美術、書法、文學等各種相關的活動,活動每學期至少2次,由活動組織者負責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
4.勞動教育(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由學校、住培基地或專業基地的各種勞動,每學期至少2次,由活動組織者負責記錄考核,考核合格后獲得1學分。
八、學位論文環節
1.開題報告及答辯
開題報告一般在第三學期完成,開題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碩士生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論文的選題直接關系到論文的質量和水平,要求碩士生在廣泛調查研究,大量閱讀文獻資料,熟悉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前沿的基礎上,明確主攻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論文題目。選題報告在骨科學學科組內公開組織評審或者由住培基地研究生管理部門組織集體開題,集體開題時可邀請統計學專家等進行指導,評審通過后填寫《延安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即可進入論文研究階段。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應在第四學期完成。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評總結、課程學習情況審核以及導師組對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現、學習和科研能力的評定。重點是對課題研究進展、部分結果及存在問題給予指導及督導,并給出考核意見。各培養基地應對研究生中期考核作出具體規定,設計詳細的考核方案和實施辦法,由骨科住培基地導師組統一組織考核。
3.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1)學位論文按照《延安大學學位論文規范》要求執行。論文應數據可靠,分析合理恰當、寫作規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2)定期檢查學位論文的進展情況
研究生應定期向導師及導師組匯報論文進展情況,及時解決論文研究進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課題得以順利進行。
(3)學位論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應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3個月,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組織進行預答辯工作。預答辯委員會成員對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4)研究生在培養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考核成績合格,
修滿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條件,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以及《延安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達到碩士學位授予標準,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