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技辦〔2019〕8號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申報2020年度
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的要求,現就做好陜西省教育廳2020年度科研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類別與資助重點
(一)資助重點
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以培養青年教師,穩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隊伍,加快高校科研平臺建設,提升陜西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重點支持:
1.對學科發展有推動作用的前瞻性研究和具有原始性的基礎研究項目;圍繞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著力解決區域性、行業性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和難題的創新性研究項目。
2.圍繞當代中國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發展規律,推進理論創新,支撐科學決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3.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合作,著力解決企業難題和提升企業產品質量、產品更新換代、新產品開發、產品生產工藝改進,能夠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性項目。
(二)項目類別
1. 一般專項項目: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類。主要資助青年科技人員和教師開展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
2. 服務地方專項項目:資助與我省企業合作開發、已完成實驗室試驗研究,經培育后可在陜西省轉化實施的項目。
3.重點項目:分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重點實驗室項目、智庫內涵建設和協同創新中心項目。主要資助以科研平臺為依托,與平臺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項目。
二、申報數量及程序
2020年度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申報使用“陜西教育科研綜合管理系統”(登錄地址:http://kygl.sneducloud.com/),所有申報項目均實行網上在線申報。
(一)一般專項項目:按照省政府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和簡化行政審批的要求,一般專項項目繼續實行“設定數量、個人申請、學校評審、備案立項”的原則。項目申報數量依據各學校科研能力和結題情況確定,具體指標見附件。各學校根據分配的申報數量,組織評審,確定推薦項目,進行網絡申報。省教育廳形式審查通過后,列入備選項目。
(二)服務地方專項項目:通過網上申報后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答辯評審、現場考察、確定立項計劃。
(三)重點研究項目:原則上每個重點實驗室、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高校新型智庫和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可申報3—5項,由所在平臺組織申報,學校擇優推薦,列出推薦順序。重點科研項目由省教育廳在學校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審定,確定立項計劃。
三、資助條件和要求
(一)申請項目須符合《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二)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以支持培養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為主,項目申報人截止2019年10月15日年齡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般專項項目申報人年齡小于35歲;重點研究項目申報人和服務地方專項項目申報人年齡小于45歲。
(三)申報項目原則上應受過學校科研基金的資助,具有較好的研究基礎。
(四)承擔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的項目組前三人和曾經撤項(或終止)項目的負責人不得申請2020年度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五)項目負責人本年度最多只能申報1項計劃項目,項目成員參與項目數最多不超過3項。
(六)禁止同一項目內容多頭申報或申報多個不同類別計劃。申報信息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立項資格。
(七)各校要做好申請項目的查新和篩選工作。堅持原始創新性、先進性和科學性,避免重復研究和低水平研究,嚴格控制數量,提高質量,擇優推薦。推薦項目須在校內公示5天,無異議后方可推薦。
四、申報時間及材料報送要求
(一)網絡申報時間。服務地方專項項目和重點研究項目填報時間即日起截至2019年11月12 日18:00;一般專項科研項目截至2019年11月20日18:00。屆時網絡自動關閉,不予受理。
(二)紙質申請書。所有項目紙質申請書必須由系統生成,一般專項項目申報材料一式1份,服務地方專項項目和重點項目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一式5份。
(三)系統生成的各校《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申報匯總表》(分類導出)一式2份。
(四)項目申報材料由各高校統一組織報送,省教育廳不受理教師個人報送的項目申請。服務地方專項項目和重點項目申報材料請于2019年11月14-15日送至指定地點;專項科研項目申報材料請于2019年11月26-27日送至指定地點,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
(一)項目申報完成后,各校對各類項目申報情況、評審程序、項目審定情況進行工作總結,工作總結隨同項目申報材料一同報省教育廳;未報送申報工作總結的,省教育廳不受理項目申報。
(二)為了確保科研計劃項目評審的公平、公正,省教育廳將委托陜西高等學校科研管理協會組織2020年度服務地方專項項目和重點項目的評審工作,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項目申報未盡事宜請聯系省教育廳科技處。
聯系人及電話:任 靜 029-82312550
秦天紅 029-88668675
029-87669498(系統技術支持)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9年10月16日
(主動公開)
附件
2020年度陜西省教育廳一般專項項目
申報指標
序號 |
學 校 |
人文 |
自然 |
合計 |
1 |
安康學院 |
11 |
6 |
17 |
2 |
寶雞文理學院 |
16 |
10 |
26 |
3 |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
4 |
0 |
4 |
4 |
陜西工商職業學院(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
2 |
3 |
5 |
5 |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2 |
4 |
6 |
6 |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2 |
4 |
6 |
7 |
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2 |
3 |
5 |
8 |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2 |
4 |
6 |
9 |
陜西科技大學 |
10 |
26 |
36 |
10 |
陜西理工大學 |
10 |
24 |
34 |
11 |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1 |
2 |
3 |
12 |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1 |
4 |
5 |
13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
8 |
4 |
12 |
14 |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
2 |
1 |
3 |
15 |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
2 |
1 |
3 |
16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3 |
21 |
24 |
17 |
商洛學院 |
12 |
8 |
20 |
18 |
渭南師范學院 |
15 |
13 |
28 |
19 |
西安財經大學 |
20 |
1 |
21 |
20 |
西安工程大學 |
10 |
23 |
33 |
21 |
西安工業大學 |
8 |
28 |
36 |
22 |
西安航空學院 |
3 |
7 |
10 |
23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2 |
2 |
4 |
2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15 |
30 |
45 |
25 |
西安科技大學 |
12 |
26 |
38 |
26 |
西安理工大學 |
15 |
30 |
45 |
27 |
西安美術學院 |
5 |
0 |
5 |
28 |
西安石油大學 |
10 |
22 |
32 |
29 |
西安外國語大學 |
15 |
0 |
15 |
30 |
西安醫學院 |
5 |
21 |
26 |
31 |
西安音樂學院 |
7 |
0 |
7 |
32 |
西安郵電大學 |
10 |
20 |
30 |
33 |
西北大學 |
25 |
25 |
50 |
34 |
西北政法大學 |
12 |
0 |
12 |
35 |
咸陽師范學院 |
11 |
7 |
18 |
36 |
延安大學 |
20 |
18 |
38 |
37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
1 |
3 |
4 |
38 |
榆林學院 |
10 |
13 |
23 |
39 |
西安體育學院 |
3 |
0 |
3 |
40 |
西安文理學院 |
13 |
9 |
22 |
41 |
西藏民族學院 |
6 |
4 |
10 |
42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
7 |
6 |
13 |
43 |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
11 |
7 |
18 |
44 |
西安翻譯學院 |
15 |
1 |
16 |
45 |
西安歐亞學院 |
15 |
2 |
17 |
46 |
西安培華學院 |
11 |
8 |
19 |
47 |
西安思源學院 |
7 |
11 |
18 |
48 |
西安外事學院 |
15 |
5 |
20 |
49 |
西京學院 |
10 |
12 |
22 |
50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
3 |
9 |
12 |
51 |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 |
0 |
5 |
5 |
52 |
西安信息職業大學 |
1 |
4 |
5 |
注:其它有關高職院校、獨立學院每校申報數不超過5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