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宣傳策劃部 艾延鎮 核稿:崔永平 發布日期:2017年11月1日
為充分把握國際腫瘤學術研究前沿進展動態,促進延安地區腫瘤學發展。10月28日,由延安抗癌協會牽頭,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市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延安抗癌協會成立大會暨延安市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學術年會在延順利召開。陜西省抗癌協會理事長李樹業、陜西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惠起源、陜西省抗癌協會副秘書長宋本華、延安市衛生局副局長翟建軍、延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部長劉旸、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李小龍、延安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智民、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趙紅等領導出席了會議。成立大會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李紅梅同志主持。
會上,首先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趙紅主任從籌備成立延安抗癌協會的背景、抗癌協會籌備經過和協會章程等方面就延安市抗癌協會籌備工作做了詳細報告。陜西省抗癌協會宋本華副秘書長宣讀了中國抗癌協會的賀信。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李小龍院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在延安市科協和市衛計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由延大附院腫瘤科所牽頭組建的延安抗癌協會,將整合全市腫瘤資源,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與研究,通過實現基礎和臨床研究的良好對接,促進腫瘤臨床科研和腫瘤轉化醫學發展;通過推廣先進診療技術、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和技術交流,促進抗癌知識、技術的普及與腫瘤科技人才的培養。延安抗癌協會的成立必將提高延安惡性腫瘤的診治水平,為推進全市衛生事業的發展發揮重大作用。
延安市衛計局副局長翟建軍在講話中指出:我市腫瘤醫學的整體發展還比較滯后,尤其是基層腫瘤專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此次延安抗癌協會的成立,把廣大腫瘤醫療工作者凝聚在一起,使大家互相促進和提高,進一步推動基層預防和診療工作,為我市腫瘤患者的康復做出更大貢獻。
陜西省抗癌協會李樹業理事長在講話中指出:隨著現代化進程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呈持續上升趨勢,李克強總理在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集中優勢力量開展疑難高發癌癥治療專項重點攻關”,再一次發出向癌癥進軍的號令。加強腫瘤的防治工作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延安地區作為消化道腫瘤胃癌、食管癌的高發地區,腫瘤防治任務十分繁重。延安抗癌協會的成立正是順應形勢、應運而生,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他希望,延安抗癌協會在協會的改革與發展中,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通過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在地市抗癌協會的組建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團結奮進,高標準、高質量的做好延安地區腫瘤防治工作,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在隨后的學術交流會上,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的胡毅教授、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的閆小龍教授、中科院腫瘤醫院的周宗玫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張葳琪教授、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惠起源教授、交大一附院車向明教授、陜西省腫瘤醫院趙征教授、陜西省腫瘤醫院吳敏慧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朱延光教授、北大腫瘤醫院朱向高教授、交大一附院肖菊香教授及陳威博士等多位專家分別作了題為《晚期 NSCLC 治療新進展-內科篇》、《肺癌圍手術期治療——外科篇》、《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的挑戰及應對——放療篇》、《早期肺腺癌的影像診斷現狀和展望——影像篇》、《肺癌精準治療中病理診斷的策略——病理篇》、《GIST 專家共識解讀醫保政策解釋》、《ctDNA 動 態 檢 測 (NGS 和Digital-PCR)在 NSCLC 臨床實踐的思考——檢測篇》、《安羅替尼肺癌臨床研究解讀》、《恒溫循環熱療術防治體腔惡性腫瘤轉移的臨床應用》、《直腸癌的新輔助治療》、《消化道腫瘤內科治療新進展》、《二代測序在腫瘤精準醫學中的臨床應用及科研進展》的多場學術報告。
最后,當選延安抗癌協會理事長、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趙紅作總結發言,她指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延安屬于胃癌、宮頸癌的高發區,這兩種惡性腫瘤均與地理環境及飲食衛生習慣息息相關,好發于農村貧困人群,因病致貧及因病返貧的情況比比兼是。此次,延安癌癥協會的成立及學術年會的順利召開,適應了廣大癌癥患者的需求,同時也順應了抗癌事業發展的需要。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是陜北地區惡性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牽頭組建的延安抗癌協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腫瘤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市腫瘤防治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們將秉承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宗旨,砥礪前行,團結和動員全市各學科的腫瘤科技工作者和抗癌社會力量,為延安腫瘤防治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