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
根據延安大學《關于二〇〇九年教師等系列職稱評審工作安排的通知》(延大人發[2009]20號)文件精神,現將我院2009年度教師及其它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審范圍
凡2009年12月31日前,達到各系列規定申報不同職務層次條件,并在我院設置的崗位范圍之內的人員,均可申請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
二、高等學校教師系列任職資格的評審條件及要求
(一) 評審條件 高等學校教師系列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仍按照《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陜人發〔2003〕83號)的規定和《陜西省教育廳關于2003年度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教師系列、工程實驗系列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安排的通知》(陜教師〔2003〕89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對于在教學、科研、教書育人等方面成績突出,但任現職年限達不到有關文件(陜人發[2003]83號)規定的人員,可根據《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師破格晉升副教授、教授職務暫行辦法》(陜人發[2004]67號),申請破格晉升副教授、教授任職資格。
(二) 關于“核心期刊”論文認定問題。
基于目前有多種“核心期刊”目錄版本,其內容各有側重。按照教育廳的審核標準,學校今年仍以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介所等5家機構分別編輯的最新“核心期刊”目錄,作為學校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工作確認“核心期刊”的依據。
(三)關于教學水平。
晉升教授、副教授,每學年均須完成200計劃學時(含減免)以上,晉升講師每學年須完成120計劃學時以上,教學水平的認定按照(陜人發[2003]83號)文件規定的執行,教學質量評價按照學校相關政策執行。
(四)關于學術水平。
1、晉升教授。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篇(均為第一作者,下同),其中核心期刊3篇;或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并撰寫15萬字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專著或教材,同時主持并完成過縱項研究課題,經費在5萬元以上,或橫向課題2項以上,經費在10萬元以上,或獲得校級及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2、晉升副教授。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篇(均為第一作者,下同),其中核心期刊2篇;或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并撰寫8萬字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專著或教材
3、晉升講師。公開發表過2篇以上與從事本專業相關的論文,均為第一作者。
(五)關于申報人員的學位問題。申報晉升教師系列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要求具有學士及其以上學位,但對于1959年12月31日前出生且已經取得大學本科學歷的人員,申報高級職務任職資格,學位可不作要求。
(六)關于非教師系列轉換為高校教師系列的問題。 由非教師系列轉換為高校教師系列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除須具備正常晉升人員的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本人原來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與目前從事的教學專業相同或相近;(2)經過1年以上教育環節實踐,經考核表明能勝任本專業的教學工作。
三、工程、實驗系列的評審條件及要求
(一)申報條件
工程實驗系列任職資格的評審,執行《陜西省教育廳關于2003年度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教師系列、工程實驗系列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安排的通知》(陜教師〔2003〕89號)相關規定和要求。
(二)申報高級職務人員,要求提供能夠反映本人當前最高學術水平的公開發行的專業論文或論著(第一作者)三篇(本)作為代表作。申報人提供的代表作必須是在公開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上刊登。對于各種工作總結、經驗交流材料、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不能作為本人的代表作。申報中級職務人員,要求提供能夠反映本人當前最高學術水平的公開發行的專業論文或論著(至少1篇第一作者)二篇(本)作為代表作。
四、圖書、檔案、會計、經濟、新聞、出版、研究等系列評審條件
圖書、檔案、會計、經濟、新聞、出版、研究等系列評審條件,執行省人事廳及有關廳局的文件規定。
五、管理研究系列評審條件
申報管理研究系列中、高級職務的學歷、資歷、外語、計算機、代表作要求,參照工程、實驗系列執行。其它任職條件,仍執行延大人發[2002]29號文件的規定。
申報副研究員職務必須有3篇公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作為評審論文;申報研究員職務必須有5篇公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作為評審論文。評審論文必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每篇字數在3000字以上,應為第一作者或獨立完成(參編著作者,每章1.2萬字以上算論文一篇),增刊上發表論文不能作為評審論文,但可作為參評論文。
六、關于后取學歷任職年限問題
根據陜人發(2003)71號,陜教師[2003]89號文件的規定,申報中級職務,大專畢業必須從事本專業工作10年以上;中專畢業必須從事本專業工作15年以上。
對不具備國民教育本科學歷申報副高級職稱的(高教和中等職業教育系列除外),須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5年以上(含5年),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對于后取本科學歷人員,從事本專業工作滿15年;
2、大專畢業后直接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0年;
3、對于后取大專學歷人員,累計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5年;
根據省人事廳、教育廳的要求,申報各系列高級職務人員,其脫產學習時間不得計入任職時間。
七、關于計算機、外語考試問題
(一)各專業各級別計算機應用能力模塊考試按照陜人辦發[2005]34號文件要求考取合格證書。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人員,必須提交相應的免試證明。
(二)職稱外語考試按照省人事廳《關于轉發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完善職稱外語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陜人發[2007]52號)和《關于職稱外語免試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陜人發[2007]121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外語成績合格證自簽發之月起開始計算有效期,有效期為滿年滿月止。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人員,必須提交相應的免試證明。
八、注意事項
(一)申報高級職務材料要求
申報教師系列高級職務人員,要求填寫《高校、中專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七份。《評審表》“考試成績欄”要填寫并粘貼外語、計算機考試成績,并將合格證書原件一并上報;代表作封面上要粘貼標簽注明“代表作”,并在目錄處做明確標記。
申報工程實驗系列高級職務人員,要求填寫《工程實驗系列評審表》一式五份、《工程實驗系列申報人員考核登記表》一式二份。管理研究系列所填表格與要求和工程實驗系列相同。其它材料要求與申報教師系列高級職務相同。
所有申報高級職務的人員參加校內評審可先提交1份評審表,校內評審通過后再按照上述要求整理材料。所有申報材料必須打印,字體統一為仿宋體,用A3紙合頁裝訂,不得用散頁。申報材料必須與申報學科一致,對于發表在非專業期刊上的文章,原則上不予認可。參與的科研項目和發表的文章以及獲得的獎項,如果為合作完成,必須注明為第幾完成人,核心期刊應在文章名稱后注明。為便于審核材料,所有提供的文章,必須與表格所填順序一致,并且在目錄和內容處作明顯的標記,填寫的順序為:代表作放在最前邊,其它的文章按照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填寫,不必按照發表的時間順序填寫。
(二)申報中級職務材料要求
申報工程、實驗系列中級職務,要求填寫《工程實驗系列評審表》一式三份、《工程實驗系列考核登記表》一式二份。申報教師中級職務要求填寫《高校、中專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表》一式二份,申報管理研究系列中級職務要求填寫《工程實驗系列評審表》一式二份;其它要求與申報高級職務相同。
(三)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只限在編在職人員,凡2009年12月31日前達到退休年齡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參與評審。
(四)申報各系列高、中級職務者必須提供畢業證、學位證、(教師須有教師資格證)、任職資格證、外語成績單(或免試證明)、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或免試證明)以及校級以上獲獎證書原件和復印件。除管理研究系列高級職務外,其它系列向省上推薦上報的中、高級職務人員還必須提供本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各系列上報的材料袋由學校統一提供,費用自理。材料袋封面必須打印,樣式在人事處網頁下載。原件和復印件按照“身份證、任職資格證,學歷證,學位證,教師資格證,外語成績單、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獲獎證書”的順序分開整理,復印件統一使用A4紙,一個證書只能復印在一張紙上。職稱外語證(免試證明)、計算機證(免試證明)縮印適中后粘貼在評審表相應位置。
(五)職稱評審材料的報送只接收一次,補報或逾期均不受理。各參評對象應在規定的時間段內,按照要求一次性報送評審材料。
(六)本文件中所列的有關文件以及相關表格均可在延安大學人事處網站“資料下載”欄中下載。
九、日程安排
2009年10月5日至10月8日,各科室向職工宣傳政策,申報人員整理材料;10月9日至10日,由各參評對象向人力資源科報送材料; 10月11日人力資源科整理評審材料報送學校職改辦。
由于今年評審工作量大、任務繁重,請各科室及相關人員按照本通知精神按時申報材料,圓滿完成評審工作。
二〇〇九年十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