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整理:崔永平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5年4月30日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全社會要學習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的精神,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要珍惜榮譽、保持本色,繼續努力、再立新功!
會上表彰了 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李紅梅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先進事跡
李紅梅,中共黨員,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從事婦產科工作 39年,以"醫者仁心"的態度扎根老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接生嬰兒萬余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主義、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堅守責任擔當,全心全意為老區人民服務
1986年7月,李紅梅大學畢業分到婦產科工作;2006年博士畢業后,她拒絕了大城市醫院的高薪聘請,毅然返回延安,成為了延大附院的第一位博士,也是當時延安市衛生領域唯一的博士。39年來,在工作上不斷進取,任勞任怨,敢于擔當,她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印在延安市危重孕產婦搶救流程冊的首頁,一旦基層醫院有危重病人,能及時接到信息并聯系協調,為救治病人贏得寶貴時間。近五年來,堅持出門診、查病房、指導危重病人搶救、疑難病例親自手術,每年接診病人3000余例,救治危重孕產婦近百例。
對李紅梅而言,“患者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是醫學倫理的原則,更是價值判斷的選擇。一位子癇抽風孕婦在手術過程中突然發生抽搐,因當時沒有備用舌鉗,為防止病人舌咬傷和舌根后墜發生窒息,李紅梅將手塞入病人口中,將牙關扳開舌頭拽出,病人轉危為安,而她自己的手指卻被患者咬傷。悉心照料侏儒姐妹的整個孕期,幫助她們完成做母親的心愿(天津衛視曾有報道)。
新冠疫情期間,擔任孕產婦救治小組組長,積極進行科普宣教、為病患答疑解惑,更是為感染新冠的孕產婦親自接生和手術。產科病人病情變化較快,隨時都有可能突發嚴重情況,“時刻準備著”,是李紅梅工作的第一原則。手機 24 小時從不關機,床頭一直放著一套運動衣,為的是在深夜或休息時間能第一時間趕到搶救病人的現場。2011年“五一”期間,當大家在歡度節日之時,她和同事卻在手術室連做了六臺手術;中秋佳節,親人團聚之時,為了搶救一個從縣醫院轉來的子官破裂病人,她和同事在手術室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一個冬日的凌晨3點多,接到基層醫院急救電話,李紅梅不顧雪天地凍路滑,讓丈夫開車送她到下級醫院會診手術。
牢記初心使命,戮力拼搏提升延安產科質量
擔任婦產科主任十余年,她十分注重學科內涵建設和人才梯隊培養,科室在醫教研各方面連創佳績。科室由原來一個病區發展三個病區,每年門診量近20萬人次,年住院量13000余人次,住院手術5000余臺次,2016年分娩新生兒數量達8000余例,名列全陜西省前茅。
作為延安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更是承擔了本地區各種急、危重癥病人的診治,每年收治危重孕產婦近千例。多年來李紅梅一直堅持出門診、查房、指導危重疑難病人的救治,特別疑難的手術親自上臺進行操作。現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產科是陜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婦產科疾病治療和孕產婦分娩中心,婦產科團隊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和“優秀教研室”、“先進黨支部”等;2018年產科獲陜西省“巾幗建功標兵崗”、2021年婦產科獲陜西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等稱號。
作為延安市婦產科專專委會的主委、延安市危重孕產婦搶救小組的組長,為了降低延安市孕產婦死亡率,五年來,李紅梅帶領婦產科團隊跑遍延安市13個縣區的23家助產機構,到基層醫院會診、義診、組織疑難重癥病例的討論、救治危重孕產婦患者,在基層醫院進行了50多場授課講座和急救演練培訓。十余年來下基層、上學校、走廠礦、跑農村,為各級各類婦女姐妹進行婦女保健知識科普講座上百場。經過不懈努力,延安市孕產婦死亡率逐年下降,2019年延安市孕產婦0死亡率,這是延安歷史上的第一次,在全國也非常不多見。用實際行動為老區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奉獻著自己應有的力量。
注重醫教研并進,培養德才兼備的區域醫學人才
她主持和參與各級各類科研項目 2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3次;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研究生指導導師。
2011年,以李紅梅為核心的團隊經過組織答辯成功申請了產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013年成為延安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學科,2023獲批省級一流課程《婦產科學》和省級課程思政示范團隊項目。2020年婦產科成為延安市重點學科;2024年婦科成為國家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擔任教學科研副院長9年多,李紅梅更是親力親為,使延大附院的科教工作有了令人矚目的變化。2017年延大附院首次獲批國科金二項、實現了國科金零的突破;2018年入選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019年院士工作站獲批省級建設項目;2020年獲批國家住院醫師培訓綜合基地。現如今,延大附院教學成果接二連三獲得,住培專業基地全部到位,科研項目不斷突破。
39年平凡的歲月里,李紅梅把整個心血都獻給了老區的醫療衛生事業。《中國婦女報》、《陜西日報》、《延安日報》、陜西電視臺、延安融媒體中心等對李紅梅事跡進行了多次宣傳報道。她無怨無悔,盡職盡責、用精湛嫻熟的技術,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用愛心和汗水,譜寫了一曲為老區人民的“愛的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