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CT診斷科 閆苗苗 王珂 任濤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4月19日,陜西省衛生健康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在我院教學樓6樓舉行,會議特別邀請了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郭順林教授、雷軍強教授,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張靜教授及甘肅省人民醫院黃剛教授蒞臨指導。我院、延安市人民醫院、延安市中醫院、寶塔區人民醫院及博愛醫院等影像專家進行參會交流。
我院黨委書記白茫茫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和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并回顧了醫院扎根革命老區、服務基層醫療的使命,提出醫院“一體兩翼”的設計布局,以及未來四級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方向。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郭順林教授表示:本次相聚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交流,更是學科建設深度合作。
白茫茫書記為四位專家贈予我校作家厚夫著作《路遙傳》。甘肅省專家團聯合編撰多部醫學影像專業著作,凝聚著西部影像人的智慧結晶,借此機會專家團為陜北影像人帶了來《光譜CT從理論到實踐》。各位專家不辭勞苦,將沉甸甸的書籍不遠千里扛到了延安,送來的不僅是“技術工具箱”,更是專家們希望借此書助力陜北醫學影像發展的一片心意。
郭順林教授以《缺血性心肌病CMR評價》揭開學術分享序幕,通過心臟電影、動態心肌灌注成像、延遲強化掃描等技術的臨床案例分析,他提出“CMR一站式檢查”概念,可精確區分心肌缺血與壞死區域,助力臨床制定個性化血運重建方案,實現心臟疾病精準評估新范式。
雷軍強教授結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24版)》,演示LI-RADS分級系統與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的融合應用,強調“動脈期強化+延遲期廓清”的影像特征組合可將早期肝癌檢出率提升至91%,實現肝癌早診技術升級。
張靜教授的《4D Flow MRI技術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引發熱議。通過三維血流動力學模擬,該技術可量化腦動脈瘤壁切應力、定位腦血管畸形渦流核心,為介入治療時機選擇提供量化依據,實現血流成像技術破局神經診療。
黃剛教授構建“掃描-重建-診斷”全流程規范,現場展示結構化報告模板,提出“筋膜層面浸潤評估是T分期精準化的關鍵”,實現直腸癌診斷標準化。
黃曉旗副主任詳解《定量CT技術對COPD肺損傷的精準診斷及技術推廣》。通過定量CT技術實現COPD患者從肺結構到功能損傷的精準診斷,做到了定量CT賦能基層、數據見證實效。
CT診斷科主任姬星最后強調了衛生健康適宜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他期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方合作,共同推動影像和衛生健康的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