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腫瘤科一病區 馮蓓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4年12月12日
12月7日,延安市醫學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青年力量論壇學術交流會在我院教學樓六樓成功舉辦。開幕式由延安市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我院放射治療科主任胡云峰主持。
我院業務負責人鄭軍同志代表醫院致辭,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延安市腫瘤學專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美好的展望。腫瘤科大主任趙紅教授、唐都醫院胸外科姜濤教授分別致辭。
本次會議以“肺癌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為主題,包括了四個專題報告和多個熱點討論環節。會議伊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熊延路博士就“早期肺腺癌演化規律及其精準防治”進行了開篇演講,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成果轉化,系統梳理了早期肺癌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腫瘤科二病區的康婷主任醫師帶來了“2024 ELCC&AACR NSCLC免疫治療進展”的專題報告,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數據,詳細闡釋了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最新策略。腫瘤科一病區的馮蓓副主任醫師則聚焦于“EGFR-TKI治療失敗后NSCLC的免疫治療新時代”,提出了在靶向治療耐藥后需個體化治療,并展示了免疫治療在靶向治療失敗后NSCLC患者中的應用前景。
延安市人民醫院腫瘤科的楊寶龍副主任醫師詳細介紹了放療技術的革新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的積極影響,并對未來放療與免疫治療聯合模式進行了展望。在討論環節,每場專題報告后與會專家積極參與互動,圍繞報告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分享臨床實踐中的成功案例和治療難題,進一步加深了彼此的學術理解與合作共識。
在“紅色基因·青年力量論壇”環節,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青年學者們圍繞多個前沿主題展示了自身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了“青年力量”在醫學發展中的創新精神和科研潛力。陳仁政博士以“急性高原病診斷標準的界定與爭鳴”為題,從高原醫學視角切入,提出了針對特殊環境下疾病管理的獨特見解,為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
王清松博士和朱曉慶博士聯合講解了“心臟健康監測干預技術和平臺的臨床應用”,展示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在慢病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前景。
馬龍騰博士對“偏頭痛診療指南解讀及最新進展”進行了深入剖析,系統總結了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并提出了個性化診療的新方向。
王洪峰博士則對“干細胞及其衍生物在腎臟疾病診療方面的進展與挑戰”展開詳細闡述,分享了干細胞療法在慢性腎病、急性腎損傷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并深入探討了當前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周亞光博士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解讀了“特應性皮炎的分子表型及免疫特征分析”,進一步探索了免疫調控機制在皮膚病中的潛在作用。
青年論壇的開展為與會專家提供了一個充分了解青年學者科研能力和視角的平臺,同時也激勵了更多年輕科研人員投入到醫學前沿的探索中,為醫學研究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希望。
胡云峰主任在總結中講道: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延安市腫瘤學術界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也彰顯了我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的學術引領作用。未來,我院將繼續致力于推動腫瘤學研究與實踐的發展,攜手各方力量,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