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質量控制辦公室 李偉偉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4年7月24日
近日,由胸外科發起,腫瘤科趙紅主任、胸外科許瑞彬主任及消化道腫瘤MDT團隊共同努力下,成功通過多學科聯合會診,制定了一例食管癌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該患者為69歲男性,因“進食后上腹部不適3月余”入住我院胸外科,入院前在銅川市某醫院行胃鏡檢查見:“食管距門齒20cm可見一凹陷性病變,周圍黏膜隆起糜爛,表面附白苔,活檢質脆。距門齒30cm可見一黏膜隆起,大小約0.8x0.6cm,表面粗糙爛,活檢質硬。胃底后壁可見一大小約1.0x0.8cm黏膜凹陷,表面附污苔,周圍黏膜隆起水腫糜爛,活檢質糟”。
我院病理切片會診提示:
(食管20cm、食管30cm)中分化鱗狀細胞癌,(胃體)神經內分泌腫瘤G1”。
診斷考慮:
胸部食管惡性腫瘤(鱗癌 cT1bN0M0 ⅠB期)、 胃體神經內分泌腫瘤(G1期)。
入院后給予抑酸、輔助抗腫瘤及營養輸液等治療,患者進食后上腹部脹痛癥狀明顯緩解。MDT團隊的各位專家對本患者的影像學特點、病理類型、治療過程發表專業性意見并進行熱烈討論,最終為此患者制定了規范化、個體化、連續性、高質量的治療方案。
對于該病人而言,食管癌多學科綜合診療協作(MDT)模式的有效工作,提高了診治質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治療不足和過度,進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同時,MDT進一步加強了醫院科室間的橫向聯系,使傳統的醫療模式轉變為現代的小組協作規范化決策模式,以制定全方位、專業化、規范化診治策略,合理配置和整合醫療資源,最終以質量控制系統來不斷提高各亞專業學科水平,推動多學科交叉區域醫學水平的發展。
隨著我院多學科綜合診療協作(MDT)模式的逐步推進,不但提高了我院的規范化診療水平,而且將為更多患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診療方案,為眾多的患者提供最優化、最可靠的治療方案。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世界范圍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居高不下,預后差,死亡率高。食管癌,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位于全部惡性腫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主要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癌前疾病、感染、遺傳、長期進食過燙食物等因素有關。在食管癌診療領域,涉及多個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多學科團隊(MDT)診療模式也被逐漸推廣并在臨床診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