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宣傳策劃部 崔永平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4年1月26日
黃娟娟,38歲,中共黨員,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擅長高危妊娠管理,妊高癥、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相關并發癥診斷及治療。主持及參與市級課題研究2項,主持院內培育基金一項。在科技核心期刊及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科技核心期刊5篇,實用型專利3項,參編著作2部。
萬里奔赴 只為熱愛
從滾滾延河到馬拉維湖,從圣地寶塔到貴族山脈,有一種責任,源于對生命的敬畏,有一種使命,跨越山海,有一種情誼,萬里為鄰,有一顆種子,凝結著真誠無私,在非洲大地上生根發芽。
2021年11月,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黃娟娟懷揣著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毅然地加入到中國(陜西)第九批援馬拉維醫療隊,與隊友們一起奔赴萬里之遙的馬拉維,開啟了為期2年的援助工作。
兩年多的時間,780多個日日夜夜,黃娟娟見證了馬拉維婦女的痛苦和無助,體會到了當地醫生因醫療資源匱乏、技術技能不足的嘆息與無奈,同時也品嘗到了遠離祖國和親人的思鄉之苦,以及一整天手術后的疲累和職業暴露于HIV陽性病人后的擔憂……。但是,黃娟娟更多的是獲得了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快樂-那就是非洲患者通過中國醫療隊的救治而痊愈后燦爛的笑臉和她們對中國醫生頻頻豎起的大拇指。
初到馬拉維
當時預計一天就可抵達馬拉維,然而因新冠疫情原因,醫療隊整整輾轉兩個國家、歷經4個晝夜、經過10000多公里,才抵達馬拉維首都利隆圭。
初到馬拉維的黃娟娟與隊員們被馬拉維的復雜現狀所震撼。社會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嚴重,資源匱乏,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當地人民及工作人員防疫意識極其薄弱,醫療衛生條件差。面對諸多風險和挑戰,黃娟娟與隊友們迅速調整心態,積極迎戰。
此次援助的姆祖祖醫院是馬拉維北部地區主要的婦產科診療中心之一,為婦科組和產科組,共有69張床位??砷_展常規婦產科手術,無法開展腔鏡手術、宮頸癌及卵巢癌微創根治手術。孕產婦死亡的前五位病因分別為產科出血性疾病及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感染、膿毒癥,流產并發癥,心臟病、貧血等內科病,孕產婦死亡率較高。
面對重重困難,黃娟娟與隊員們主動作為,與馬拉維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為馬拉維華人華僑開展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及宣教,引導他們增強自我防護和保健意識,增強防護措施,降低傳染率。同時,積極參與到當地普通疾病及新冠肺炎的指導和診治中,順利參與到醫院的臨床工作中,用一次次行動、一件件善舉展現了中國醫護人員的仁愛之心、大國風范,深受援助國醫生的好評和群眾的贊揚。
全心投入 甘于奉獻
2022年7月,一名足月順產后患者,出現急性腹膜炎癥狀,當地醫院行開腹沖洗及子宮破裂修補術。幾天后再次出現腹脹、腹痛,全腹壓痛、反跳痛陽性,腹部引流管見有大量咖啡色液體流出。由當地醫院轉至姆祖祖中心醫院,次日黃娟娟與婦產科主任DR.Vinkhumbo急診行二次開腹手術,術中見膀胱上附著膿苔及壞死組織,感染擴散至輸尿管、膀胱及子宮,清理壞死組織后用生理鹽水及奧硝唑沖洗腹腔。術后患者腹部切口仍有惡臭味膿液流出,且量由少變多,3天后患者再次出現腹痛腹脹、發熱等癥狀。請普外科會診并詳細討論后,考慮感染源未清除,黃娟娟遂與普外科醫生合作再次行剖腹探查術,見右側腰大肌有15cmX10cmX8cm膿腫,左側有8cmX6cmX5cm膿腫,其他臟器未見明顯異常,清理膿腫后給予腰大肌兩側引流,盆腔負壓引流,轉入ICU治療3天后轉入產后病房繼續治療,腹部切口每天換藥,后行二次縫合。在大家的齊心協力、百般努力下,患者順利康復出院,與家人、孩子團聚。
在馬拉維,你可能躲過了羊水栓塞、產后出血,但還有當地特有的妊高癥、年齡小、體重輕,血壓高到血壓計也測不出來等情況等著你,更有流產、順產、剖腹產后的感染性腹膜炎,年紀輕輕就需要切除子宮,甚至失去生命。
一位15歲因為梗阻性難產的患者由基層醫院轉入姆祖祖醫院后遂行剖腹產,新生兒未成活。術后出現感染性腹膜炎、膀胱陰道瘺、尿道陰道瘺、直腸陰道瘺。因為腹膜炎而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子宮壞死,腹腔中有惡臭味膿液約500ml,行子宮切除術過程中有陣陣惡臭襲來,欲縫合陰道殘端時無法找到,發現陰道前壁大面積壞死,僅有少量后壁組織,膀胱后壁部分組織壞死,缺損約有2cmX2cm,盆腔可觸及尿管囊球,直腸裂傷約2cm,行修補術。3個月后,患者又做了膀胱、陰道瘺修補手術,后痊愈??吹竭@些花兒一樣年齡的小姑娘遭受這樣的磨難,讓人唏噓不已。
因為宮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的、子癇抽搐的、產后出血DIC未能成功搶救的(促宮縮藥物只有縮宮素和米索前列醇片)、血常規三系細胞均小于1的、妊娠合并卵巢巨大囊腫的(40cmX50cmX50cm大小的)、妊娠合并重度貧血的、重型腦瘧疾等等而失去生命的還有很多很多......
延期回國 書寫大愛
時間很快來到了2022年12月,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結束了,就在隊友們準備回國的時候,看到這許許多多需要救治的患者,黃娟娟猶豫了??v然家中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時??蘅尢涮湟髬寢尶禳c回來;縱然馬拉維國家高艾滋病感染率,手術及操作過程中職業暴露風險極大;縱然離祖國千里萬里,常有思鄉之苦。但是看到馬拉維婦女因為流產及分娩后感染需要二次開腹沖洗、切除子宮,甚至因為感染失去生命,看到每天人滿為患的病房,看到病人治愈后臉上樸實的笑容,看到他們對中國醫生豎起的大拇指,加之姆祖祖中心醫院婦產科希望能延期服務一年,黃娟娟毅然做出決定,暫不回國,再戰一年。
因黃娟娟在姆祖祖中心醫院的出色表現,第二年受邀調至卡姆祖中心醫院協助完成大國援助項目(西安交大一附院對口提升馬拉維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診治能力項目)及援助醫療任務。
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是馬拉維中部地區最主要的婦產科診療中心,年分娩量2600余例。雖然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是當地技術力量比較強的,但是馬拉維物資匱乏,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盡管醫院擁有一套腹腔鏡設備,但因醫生缺乏微創技術和設備維護知識,以及腹腔鏡鏡頭損壞,使得腹腔鏡手術遲遲未能開展,且無宮腔鏡設備;手術、分娩及有創操作過程中消毒及無菌觀念差,剖宮產、順產、流產后感染的患者特別多,感染后需要二次開腹手術切除子宮來挽救生命,而她們的年齡可能只有16歲左右甚至更?。R拉維女性14歲可以結婚)。因為感染有些患者需要經歷3次甚至4次手術后才能好轉,而部分患者會因為感染性休克、膿毒血癥搶救無效失去生命;即使術后積極使用三聯抗生素抗感染,也不能降低術后高感染率;手術室無菌手套、輸液器、血常規抽血管等也時常短缺。
精湛醫術 護佑生命
作為馬拉維衛生部最大的公立醫院及中部地區轉診中心,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工作強度特別大,每天都有多例危重病人轉入。經黃娟娟救治的每一位危重患者,都讓她記憶深刻。
在產房值班期間,黃娟娟遇到一位下腹劇烈疼痛約2小時的病人,前次剖宮產,孕39+1周妊娠。入院行B超檢查:子宮肌層不完整,胎兒游離于腹腔中,已無胎心搏動,大量腹腔積液,血壓70/40mmhg,結膜蒼白,考慮:子宮破裂、失血性貧血重度、失血性休克。急查血常規、交叉配血,積極備血輸液。迅速做好術前準備后將患者送往手術室,血常規回報:血紅蛋白4.8g/L。在麻醉師的配合下,黃娟娟與當地醫生配合,快速剖腹娩出一男死嬰,體重約3600g,腹腔內有大量血液及血凝塊2200ml,子宮破損嚴重,修補困難,行子宮切除術。術中輸注全血細胞760ml,手術順利。術后患者轉入HDU觀察一天病情穩定后轉入產后病房,恢復良好。術后詢問當地醫生,患者前次剖宮產,39周妊娠感下腹陣痛,為何沒提前來醫院檢查,答案是因為沒有來醫院的路費。
另一位因停經5月余、重度貧血入院的患者。入院行下腹部超聲檢查:子宮空虛,未見明顯胎盤及胎兒組織,在患者右側附件區可見胎盤,羊膜囊及胎兒,考慮腹腔妊娠。經問詢得知,患者停經后多次因重度貧血在當地醫院就診,每次治療前均未行B超檢查,直接行輸血治療。3個多月余共輸血治療3次,輸注全血細胞約3000ml,但患者仍是重度貧血,故轉入卡姆祖中心醫院行進一步治療。考慮腹腔妊娠后,在糾正貧血的同時進行術前準備,術中見胎兒明顯小于妊娠月份,胎盤附著在右附件,胎盤附著面有血凝塊。腹腔壁大面積附著血凝塊,腹腔內有游離血液。行右附件切除術,取出胎兒(死胎)及胎盤組織,清理腹腔內血凝塊,術后繼續給與輸血等對癥治療后,患者痊愈出院。
辛勤耕耘 碩果累累
援馬拉維期間,黃娟娟在參與姆祖祖醫院和卡姆祖醫院門診及住院病房工作的同時,積極推行我國孕產婦五色管理方案,參與科室疑難病例討論及指導治療,指導產房難產病人的處理,帶教無菌及相關操作、常見手術注意事項等。指導一線醫生及實習醫生對子宮下段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等手術的操作要點。她還協助西安交大一附院與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建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項目,協助溝通相關業務學習、網絡平臺建設以及馬拉維醫護人員前往中國交流學習等事宜。
兩年援馬拉維期間,黃娟娟同志治療門診病人3272例,管理住院病人5121例,完成手術1014臺,搶救危重孕產婦135人次,接生457例,帶教220余人。她的努力和付出,受到了當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評,獲卡姆組中心醫院感謝信一封。為了表彰她為馬拉維婦女的健康所做出的貢獻,中國駐馬拉維大使館評選她為2022、2023年度“優秀隊員”榮譽稱號。
2023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60年里無數中國援非醫療隊員不顧自己的安危,超越民族和國界,來到非洲大地,守護著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從1972年至今,延大附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嚴格落實省衛健委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援外醫療工作,共派出8批次27名專業技術人員執行各類援外醫療任務。
黃娟娟表示,能成為援非醫療隊中的一員,深感自豪與榮光,特別是能參與馬拉維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馬拉維醫療人員并肩奮斗的經歷,以及與當地人民建立的濃情厚誼,是她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的援非之行,使她真正理解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理解了作為一名醫療人員的責任與擔當,理解和踐行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外醫療隊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講道:“中國永遠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像黃娟娟一樣的醫療隊員加入到援外的隊伍中,跨越山海書寫大愛,在異國他鄉留下中國醫療隊的感人故事,播撒醫者仁心的大愛與擔當,為中非友誼增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