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宣傳策劃部 崔永平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
7月26日,“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奮進醫療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之“延安精神·星火相傳”火炬傳遞活動在延安寶塔山下舉行。
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社、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陜西電視臺《健康好生活》欄目等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共享美好醫患關系、奮進醫療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公益活動首站火炬傳遞在延安舉行,旨在傳承延安精神、踐行醫者使命、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院長白茫茫致辭,他講道:第三屆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首站活動選擇在革命圣地延安舉辦火炬傳遞儀式,既是為了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也是為了錘煉醫務工作者不畏艱難、敢于斗爭的精神品格和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職業品格。醫患關系是整個醫學最本質的內涵,也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醫方、患者、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讓我們齊心協力,傳承延安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為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而共同努力!
延安大學副校長呂達、延安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剛、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小龍、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大會主席張金鐘、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峰教授、《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主編王明旭、哈爾濱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尹梅教授、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馮建玫教授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火炬傳遞環節
象征著延安精神的火種采集于寶塔山上。

延安大學副校長呂達、延安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剛、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小龍、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大會主席張金鐘共同點燃了圣火盆。


第一棒火炬手——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小龍
他以其精湛的醫療技術和非凡的管理能力,致力于推動醫院的發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作為第一棒火炬手,他手里的火炬象征著“智慧之火”的傳承和傳播,激勵著每個醫務工作者在自己的領域追求卓越,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為醫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第二棒火炬手——王明旭教授
目前擔任《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主編,也是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活動的發起人,他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卓越的貢獻,成為第二棒火炬手!將第二棒“仁愛之火”傳遞到下一站棗園舊址。他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將激勵更多的人在醫學倫理學領域追求卓越,為促進醫患關系和醫院文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棒火炬手——凌鋒教授
一位杰出的醫學專家,作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她在腦脊髓血管病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在這一領域做出了系統性、創造性的貢獻,被譽為我國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學的創始人。凌鋒教授的火炬象征著“敬業之火”,象征著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他們將火炬中蘊含的能量和熱情傳遞下去,寓意著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傳承與發展!

第四棒火炬手——馬復榮
她是全國抗癌明星,她曾經面臨嚴重的健康挑戰,但她并沒有沮喪或消極,而是選擇了積極面對疾病,并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分享給他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她深刻理解了醫患關系的重要性,以及醫患共同體的建設對于患者、醫生和整個社會的意義。她手中的火炬象征著“希望之火”,代表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追求,是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

第五棒火炬手——醫學生秦少凱
他代表著新時代的青春力量,他們是延安精神的傳承者,更是未來醫患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者,他肩負著延安精神的傳承使命,為構建醫患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手中的火炬代表的是一群年輕人,他們堅守著傳承的使命,點燃了這把“傳承之火”!

現場訪談環節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馮建玫教授詮釋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以及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在新時代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老主任孫聯珍、原產科主任楊明、現婦產科學術領軍人李紅梅講述了三代婦產科人的傳承故事。特別是曾獲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中國好醫生、全國三八紅旗手等諸多榮譽的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老主任孫聯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60多年的從醫經歷,并表示如果下輩子還能選擇的話,她還要當醫生,還要當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可見她對自己職業的熾熱情懷。同時,楊明主任和李紅梅主任也分別暢談了她們對醫生職業、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薪火傳承、賡續接力、全心全意為老百姓健康服務的工作體會。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教授講述了她為了更好地解決患者的治療問題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提出了診、救、治、康一體化的現代治療新模式。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醫師代表——心腦血管病中心主任醫師李飛、護士代表——脊柱外科副護士長田恩澤、醫學生代表——劉雨,也紛紛談了自己對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的感悟與理解,并表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不負韶華的從醫抱負和志向。

此次火炬傳遞活動,不僅是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更是用傳遞圣火的方式激勵醫務人員勇于擔當、團結奮進的進取精神,弘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同志滿腔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無私奉獻精神。
最后,由哈爾濱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尹梅教授將承載著延安精神的火種繼續傳遞到哈爾濱,它將影響和感召更多的醫務人員和醫學生,激勵他們投身于醫患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們對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奮進醫療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大型公益活動是由《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等單位發起,于2019年和疫情期間各舉辦一屆,今年已進入第三屆。本屆系列活動包括在革命圣地延安舉辦的延安精神·星火相傳火炬傳遞接力儀式和在哈爾濱舉行的學術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