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脊柱外科 王飛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3年4月27日
近期,延大附院脊柱外科數字醫學團隊將多項設計轉化為實體,應用于臨床工作,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脊柱透視定位裝置
目前,脊柱手術前的定位往往應用克氏針或金屬標記物放置于體表進行脊柱節段、進針點或通道位置進行定位,也有網格狀的顯影定位標記,但這些方法均存在體表放置不準確、容易滑動位移、一次性定位范圍過大或過小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延大附院脊柱外科數字醫學團隊設計了一種脊柱手術前,定位劃線的克氏針復合支架定位器。
該固定器基于計算機設計應用3d打印成型,可以縱橫插入多枚克氏針,根據需要定位的范圍自主調整克氏針插入數量,在固定多枚克氏針的基礎上便捷地實現脊柱手術精準定位以及劃線標記。

開放式通氣面罩
在頭面部局麻手術中,常常遇到因手術巾(單)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胸悶不適而煩躁引起頭部移動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情況。為此,手術室護士在數字醫學團隊的輔助下,自主設計了一種開放式通氣面罩,設計圖經3D建模后打印,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該通氣面罩可個體化設計,面部貼合度高,術中患者透氣通暢,不影響消毒鋪巾及術中視野與操作,遮擋范圍大,可完全遮擋患者口鼻。該面罩消毒后可再次使用,降低成本。

一次性鴨嘴式口壺
頸椎骨折是臨床常見疾病,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保持脊柱平直,防止脊髓損傷并發癥。對該類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時,一般采用長棉簽擦拭法、棉球擦洗法,但存在口腔清潔度不佳、異味不易消除等。在數字醫學團隊的輔助下,脊柱外科護士設計了一次性鴨嘴式口壺對頸椎骨折患者進行口腔護理,獲得了良好效果。
該裝置的優勢在于:
1.壺體符合患者側臥位刷牙、接漱口液時人體頸部的生理弧度,防止患者無意識地上抬或下壓頸椎,避免脊柱扭曲引起的脊髓損傷并發癥。
2.壺嘴呈弧形半封閉式,壺嘴寬度符合臉部美學的黃金分割線,能密閉于口周,防止漱口液外流。
3.口壺有手柄,操作簡單、安全、省時、省力,可以讓頸椎骨折患者臥床期間按常規刷牙法刷牙。
4.避免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引起的不適,既能遮擋漱口污物,避免交叉感染,還可減輕漱口污物對旁人造成視味覺上的不適。
5.減少患者一次性口腔包的耗材,同時減輕了護士工作負擔。

氣管插管封堵裝置
氣管插管患者在拔管前期往往需要進行管口封堵適應,而氣管插管沒有專門的封堵裝置,大多是患者家屬用自行修剪的木質材料封堵,封堵效果差而且極易脫落。
在與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的共同探討下,數字醫學團隊設計并3D打印了帶手柄的錐體狀堵管裝置,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該裝置成本較低,可免費提供給患者。

口罩支架
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長期佩戴口罩導致面部、耳朵出現疼痛及勒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醫學團隊通過反復設計、改良及實際佩戴體驗,自主設計了醫用口罩佩戴支架。該支架被廣泛使用到發熱門診、專家門診、呼吸內科及重癥監護病房等,有效緩解了一線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所帶來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