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劉立賢 樊星 核稿:李建雄 編發:宣傳策劃部 發布日期:2022年12月23日
2022年12月,隨著國家防疫政策的優化,醫療機構隨即迎來了新的壓力與挑戰。
口腔門診幾乎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患者張口,很多操作需要用到高速手機,飛沫噴射等情況無法避免,醫護人員被感染的幾率非常高,時刻面臨著嚴峻挑戰。
我院口腔醫院王軍強主任為了優化口腔門診就診流程,組織口腔醫院各科室主任討論應對措施,要求大家做好自身防護,正常開展醫療工作。杜莉主任、肖霞主任、王原明副主任與各位護士長結合醫院相關政策,迅速制定出口腔門診患者就診須知,使門診工作有序開展。
牙體牙髓科、口腔正畸科在杜莉主任和高錦瑜主任帶領下,結合各自科室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接診方案,要求醫護人員全程穿手術衣并配戴N95口罩和面屏,科室每天定期消毒并開窗通風。雖然科室陸續有醫護人員陽性,但大家在風險面前勇于擔當、精誠協作,沒有一個人退縮,使科室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開展。
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要兼顧病房和門診工作,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迎難而上,保證了每一位患者的治療。12月16日病區出現第一例陽性患者,為減少其他同事與陽性患者的接觸,當班護士高小娟和值班醫生肖超上完夜班后主動要求繼續堅守病區,最大程度的降低交叉感染。直到陽性患者得到妥善安置才離開病區,做完終末消殺他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
當口腔頜面外科病區陸續出現陽性患者和陪人時,所有醫護人員沒有一個人退縮。隨著陽性醫護人員的居家隔離,科室人員緊缺,年輕醫生高兆主動承擔起自己的夜班和發熱門診,護理人員只有宋三梅、封艷玲兩位護士。為保證患者能得到及時治療,她們每人72小時連軸轉,她們“舍小家、為大家”首先考慮的是科室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她們的家中還有兩三歲的孩子等著媽媽回家……隨著陽性的醫護逐漸增加,肖霞主任與高志彪副主任、張文娟副主任帶頭頂夜班、上門診,保證了患者的診治。在疫情這塊試金石面前,口腔頜面外科全體醫護人員經受住了考驗,大家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渡難關。
口腔修復科王軍強主任在統籌各科室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帶領修復科人員在做日常診療工作的同時,堅持開展風險較高的口腔種植工作。目前科室人員沒有因感染陽性而造成減員,年輕醫生高彤在疫情期間,主動承擔科室安排的發熱門診值班任務。
牙周病科在曹偉靖主任的帶領下,面對疫人人奮勇向前。年輕的陳卓醫生表現尤為突出,時刻以病人為中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不懼疫情風險,經常加班加點幫助患者解決急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口腔修復科王軍強主任在統籌各科室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帶領修復科人員在做日常診療工作的同時,堅持開展風險較高的口腔種植工作。目前科室人員沒有因感染陽性而造成減員,年輕醫生高彤在疫情期間,主動承擔科室安排的發熱門診值班任務。
牙周病科在曹偉靖主任的帶領下,面對疫人人奮勇向前。年輕的陳卓醫生表現尤為突出,時刻以病人為中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不懼疫情風險,經常加班加點幫助患者解決急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口腔門診護理組在何改霞護士長的帶領下,科室護理工作運轉正常。何改霞在完成支援榆林方艙醫院后,準備回到科室工作被確診為陽性,她雖然居家隔離,仍每天不忘科室工作。
在疫情這塊試金石面前,我院口腔人勇往直前、永不退縮,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務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