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宣傳科 發布日期:2008年6月26日
我叫南峰,是120急救站的司機,5月17日下午,我接到醫院總值班室電話,要求立即按有關規定準備,兩個小時以后出發到四川災區執行任務。我立刻回家告訴老人,年邁的母親堅決反對,她含著淚說:“兒啊,媽就你一個兒子,你去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媽可怎么辦呀?你爸爸去世的早,不然還有他做主,你現在叫我怎么辦,求你了就別去了!”我說;“我在醫院上班,不能不服從領導的安排。”“這個臨時工咱不干了!”我說;“不干也得去,這就像打仗,前面有敵人我能躲著嗎?”聽著母親的哭求,我心里也真的很矛盾。母親年紀大了,還有不滿五歲的兒子,都需要人照顧,但是,災區的群眾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平時醫院領導對我也很好,我在這個時候能掉鏈子嗎?母親一時也說服不了我。我勸了幾句就離開了疼我愛我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毅然踏上前往災區道路。
兩個小時后奔赴四川抗震救災的衛生防疫隊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集結完畢,防疫隊由我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醫院、博愛醫院和市醫院的9名工作人員組成,共派遣了2輛衛生防疫車輛和1輛冷藏車輛。
作為我市派往災區的第一支衛生防疫隊,市上領導極為重視。副市長馮繼紅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我們表示了感謝,并親手為我們9名救援隊員披掛了“抗震救災,支援災區”的彩帶。她希望我們進入災區后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的工作,按照統一安排部署,發揮業務特長,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
我院劉廣忠副院長、郝建東副院長、孫月亮主任把我送到報道地點,安頓我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并希望我發揚延安精神,克服困難,安全駕車。使我十分的感動。
前進!前進!挺進災區
5月18日上午9時,我們一行到達四川成都。兩小時后出發運送物資,驅車趕往重災區廣元市,向當地運送急需的藥品。盡管作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還是被途中看見的一切驚呆了。路上到處都是一片廢墟,殘垣斷壁,震后的廢墟和危房隨處可見。路邊、廣場上均搭滿了帳篷,成為了臨時的災民安置點。醫院已將住院患者安置在廣場的救災帳篷里。學校的校園和操場都成為災民的臨時安置點。和其他防疫工作者一道把藥品卸在指定的藥品收發站,我們又趕往下一個重災區。
21日我們動身前往馬爾康運送物資。由于道路不通馬爾康和汶川是繞道而行的,馬爾康地處海拔3千米左右的高原上,缺氧嚴重,道路艱險,當地工作人員將僅有的一個氧氣袋送給我,說高山區缺氧怕我不適應,我沒有要就上路了,我想我還年輕,留給更需要的人用,但是到了高山區確實是氣短,感覺氣不夠用,胸悶。一路上可謂險象環生,一條窄窄的山路,一邊是山,一邊是懸崖峭壁,路下面是滔滔大渡河。由于山體滑坡,多處路段山風一刮不時有巨石帶著無數山石從高山上飛滾而下。我手握方向盤心里高度緊張,稍有不慎就不是被滾石擊中就是掉進大渡河,就會車毀人亡。每次經過這些危險地帶我都很緊張不敢有絲毫疏忽,只有在前方武警官兵的導引下一點一點地行走。在去汶川的路上,我眼睜睜的看見一輛車被整個掩埋了。我開的車也被山上滾落的石頭砸了一個坑,說實話,我也很恐懼,我想如果遇上我怎么辦?但是退縮我做不到,我想憑我的細心,憑我熟練的駕駛技術,我一定能夠度過難關完成任務。在災區有許許多多人為了抗震救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犧牲,我也一定可以。27日,我們前往汶川運送救災藥品時,當地的災民一再挽留我們吃飯,可是想到還有無數災民等待我們救災藥品的時候,我們決定能多跑幾個地方就盡量多跑幾個地方,當我們送完藥品返回馬爾康后,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汶川到馬爾康的一段路塌方了。每當遇到道路艱難、危險重重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司機,好像就是一個沖鋒陷陣的戰士,一心只想著往前開,盡快到達目的地,我的心中就想起了我們中華民族神圣的國歌,“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就這樣我和我的同伴們克服重重困難走過了一個個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