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宣傳策劃科 唐璞玉 核稿:周 秦 發布日期:2011年7月5日
血源性職業暴露是醫務人員在從事經血源傳播傳染性疾病防治過程中,不慎被感染者含有病原體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或被已污染的醫療器械刺傷皮膚、黏膜、造成被相關病原體感染的情況。血源性職業暴露發生率高,危害性大,可導致感染疾病。
為了響應衛生部醫管司關于開展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監測工作的統一安排,在副院長劉廣忠同志的支持下,在感染管理科主任常芳的帶領下,六月中旬對全院醫療、醫技、護理、進修、實習、保潔等相關人員在五月份發生血源性職業暴露展開調查。共發放調查表1700份,收回調查表1669份,回收率為98.18%。發生銳器傷者33例,發生率為1.98 %;血源性職業暴露者1例,發生率為3.03%。其中護理人員占57.58%、醫療人員占27.27%,醫療廢物收集人員占10%。經過初篩后對這34例血液性職業暴露者進行面對面調查, 詳細填寫暴露信息表,進行暴露后追蹤。并將這1669份調查信息及結果逐份錄入全國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監測系統,經過數據統計將我院各科室血液職業暴露的發生率予以反饋,并進行系統監測。
通過這次調查,真實了解我院職業暴露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加強職業防護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提高了醫務人員對職業暴露的防護意識。使醫務人員進一步掌握銳器傷處理流程及報告程序,規范了操作流程,推動我院醫務人員血液 職業暴露各項制度的規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