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宣傳策劃科 唐璞玉 核稿:周 秦 發布日期:2011年10月21日
我院感染管理科自7月15日創建優質醫院動員大會召開以來,科室主任常芳非常重視,三個月來將科室日常工作和創建工作緊密得聯系起來,將我院創建優質醫院工作落到實處。
科室首先從規范規章制度開始,組織全體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了《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衛生部下發的《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等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工作,修訂和完善了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并進行了ICU目標性監測、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監測工作。有效降低了重點部位的感染率。與細菌室保持密切聯系,及時發現耐藥菌分布情況,現場調查及早干預,下發耐藥菌控制措施,防止醫院感染蔓延和暴發。
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尤其是新生兒科的感染控制工作,取締不合乎衛生部有關規定的塑料奶瓶,更換為玻璃奶瓶。同時對全院重點科室更是加強了消毒隔離檢查及手衛生。對于感染性疾病患兒進行了嚴格的隔離,氧氣濕化瓶、霧化器、早產兒溫箱的濕化器等器材,使用中每天消毒,用畢進行終末消毒,干燥保存。嚴格限制陪人,進行環境衛生學檢查均合格。
每周參加行政及業務查房,對手術室、供應室、婦產科、產房、兒科、血液科、透析室、導管室、檢驗科、輸血科、口腔科等科室加大了監督檢查力度,反復強調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讓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樹立主動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對科室存在的問題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歸納,進一步協調解決,使其真正落到實處。特別是呼吸科的氣管鏡室的清洗流程不合理,安裝了整體的內鏡清洗消毒機,使之符合規范。進一步規范供應室的清洗流程,將多年未規范的肛腸科器械進行統一清洗。定期進行了透析室透析液的內毒素監測、全院的消毒劑濃度、消毒劑使用時間、消毒劑染菌量及消毒滅菌質量、內鏡消毒效果的生物學監測,并對紫外線燈強度、空氣、物體表面及工作人員手部等的消毒滅菌效果及衛生學進行監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為了對我院感染控制工作進行評價,重要病原體的檢出以及耐藥情況,還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感染監控橫斷面調查;為響應衛生部醫管司關于開展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監測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對臨床科室醫生、護士、保潔員等相關醫務人員進行血源性職業暴露調查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