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宣傳策劃科 文 榮 核稿:周 秦 發布日期:2011年12月2日
2011年11月24日下午,感恩節午后的暖陽里,延大附院腫瘤科護理站里迎來了三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手捧著專門制作的錦旗,提著精心準備的果籃,來尋找他們記掛了多年的恩人,她的名字叫馬院玲。
事情還要追溯到二十三年前,那是1988年的秋天,延長縣七里村鄉官村的梁瑞珍因為差20元錢無法進行化療,眼看著治療就要半途而廢時,護士馬院玲主動將自己剛發的工資借給她,使得化療得以繼續。梁瑞珍因為化療及時,病情得以控制。現在已經七十多歲的老人,仍然可以下地勞動、操持家務。多年來這救了命的二十元錢一直被老人念念不忘,但苦于家庭生活困難,一直無力償還。而當年的護士小馬,如今已是腫瘤科的副護士長,這樣給病人借錢的事情做過無數次。
腫瘤科自1979年成立以來,這樣給病人借錢捐物、買藥買飯的事情多的數不勝數,來到科里的病人面對著不同其他科室病人的沉重和辛酸,掙扎在生死一線上,所以全科室的醫護人員都盡可能的從多方面滿足病人的需求,無論是醫療技術方面還是日常護理方面,都盡最大的努力完善,“以病人為中心”在腫瘤科就是實實在在做到的每一件小事。他們深知每個微不足道的細節,都可以為病人帶來光明和希望。與此同時,腫瘤科不斷加強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增添先進的醫療設備,為病人提供軟件和硬件的全方位支持。
像梁瑞珍老人這樣得到科室人員捐助的病人很多,但是二十多年后依然來還錢的卻是第一次,在這些普通百姓的心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更何況是老母親的救命錢,更是非還不可。這件事情讓腫瘤科的同志很是激動,是因為幫助困難群眾的心意得到了回應,也是因為得知救治的病人二十多年后依然健康生活的喜訊讓人欣慰。為醫者最大的心愿莫過于專業的醫療技術造福百姓,優質的服務質量溫暖病人,而腫瘤科在這兩方面都做到了堅持不懈,多年以來通過技術和服務的升級,使一大批的病人從這里康復,生命的希望從這里得到延續。腫瘤科趙紅主任說,多年來給病人生活上的幫助,在腫瘤科是一種常態,每個醫護人員都有這樣的經歷,其實借出去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再讓病人還回來,而在感恩節這天能收到病人家屬送的錦旗和果籃,還是很高興的,這是對我們多年辛勤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也讓我們更加有責任和義務,為更多的病人提供包括專業技術水平和優質生活護理等多方面的服務,腫瘤科多年的優良傳統會一如既往的服務于更多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