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東關分院宣傳科 拓進宇 核稿:趙 潔 發布日期:2012年7月26日
近日,延大附院心腦血管專科病區的“機器人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在經過海軍總醫院的幫助以及自己多年的努力下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同時成立了“機器人立體定向手術”領導小組,由留美回院專家、神經外科一病區主任陳延教授擔任組長,綜合外科主任張國來為副組長,馬劍、衣志剛、唐韜為組員,主要負責手術的開展和手術技術的深化與學習。
在“機器人立體定向手術”領導小組成立后,隨即便開展了8例“機器人無框架立體手術”,8例手術全部為干細胞移植術。其中兩例病人均為六歲兒童,隨著患兒的逐漸生長發育,發現他們的思維、反應均比同齡兒童遲鈍,智能比同齡兒童低下,身體發育比同齡兒童緩慢,且記憶力、計算力差,吐字不清,好動、坐立不安,經診斷后,決定為這兩名患兒進行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術后患兒的智力、身體、四肢活動都有明顯好轉,目前正在積極恢復中。另一名為40歲男性患者,由于1年前干活時不慎從高處摔落,導致下肢無知覺,腰部活動受限,曾在骨外科進行手術治療,下肢有輕微知覺,但無明顯好轉,得知延大附院心腦血管專科病區成立“機器人微創神經外科中心”后,專程趕來做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非常順利,恢復情況良好。
陳延教授說,“機器人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項非常先進的技術,是近年來國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熱點,目前僅少數發達國家開展了機器人實施外科手術的研究。在我國由海軍總醫院全軍神經外科中心為國家863項目負責單位,延大附院于2005年便開始向海軍總醫院學習此項技術,目前已逐漸成熟,現在可以運用機器人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順利開展:小血腫穿刺抽吸術;各種顱內腫瘤活檢術,可明確診斷;各種囊性病變穿刺抽吸術,如膿腫,囊性腫瘤,透明隔囊腫等;各種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如腦癱,精神疾病,癲癇,疼痛等。對各種高血壓出血,顱內腫瘤的治療有著顯著的療效。
機器人手術相對于傳統手術有著手術過程簡化,定位精度高,手術時間短,手術痛苦小,手術效果好,手術費用低等眾多的優勢,能夠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手術痛苦和手術費用,提高手術質量。